联系人:郭先生
手机:15530179087
客服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中欧传统建筑雕塑比较

     发布时间:2016-11-03 

曲阳石雕
中国与欧洲的传统文化不同,历史发展各异,从而形成了各自的审美情趣、审美要求,体现在建筑雕刻、雕塑艺术的表达语言上就有各自的风格和特征。 本文就中国与欧洲传统建筑的材料、创作内容、创作手法、造型特征、审美心理进行比较,并重点介绍中国传统建筑雕刻、雕塑的语言特征。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及形象特征
    中国的造型艺术,往往追求一种精神美、意象美。从中国传统建筑上的雕塑、雕刻内容上可以看到具有象征意义的动物,如蝙蝠与福同音,在中国古代人的心目中象征福祉;龟、鹤象征长寿,鸳鸯象征婚姻美满等。因此它们在建筑中常常用来做雕刻装饰,如北京紫禁城太和殿前的铜龟、铜仙鹤,故宫隔扇门上的五只蝙蝠,都隐喻着“福寿”的含意。这些动物在形象上不追求惟妙惟肖,而取其典型特征,通过夸张变形成为心中之象。这与欧洲建筑雕塑中强调理性精神,表现真实自然的创作观念大有不同。中国人的美学法则即“天人合一”。在中国人的意识中,作为宇宙整体部分的人,不可能超越自然而成为主宰,因而突出人作为自然主体或表现人性特征的作品在建筑雕塑中很少见。曲阳石雕而作为自然部分的动物在中国人亲近崇拜自然的心理意识影响下,常常成为建筑雕刻艺术家表现的对象。 常见到的有牛、 马、 骆驼、羊、狮子、虎、蛇、龟、鹤、鹰、蝉等。除此以外,龙、凤也是中国建筑雕刻中最常见的形象。龙、凤是被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神话的形象,是人为创造的抽象形态。它们既是民间的吉祥图腾,又与皇权政治关联,从象征意义上讲,龙代表皇帝,凤代表皇后。所以古代宫殿、坛庙、陵墓都以大量的龙凤形象做装饰,如北京故宫里的盘龙柱、 御道石、 石台基便是如此。
    中国古代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用木料建造宏大的宫殿、寺庙、民宅。在森林资源较为丰富的古代,木材的采集和加工比用泥土烧制砖块和开山取石要容易一些,由此形成了木构架的建筑传统,而附庸在建筑物上的各种装饰雕刻在选材上自然也以木料为主。如云南佛寺屋顶装饰,由于木结构的关系,古代工匠将屋顶做成曲面形,屋檐四个角都微微向上翘起,屋脊上的构件加工成各种小兽,连屋檐上的瓦头都雕刻出各式花草、禽兽加以装饰。在建筑的木制门窗和柱子上也有饰以彩绘的木刻浮雕进行美化。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更善于综合使用各种材料来建造房屋,这又构成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一大特色。以木结构为主,石造台基和栏杆,琉璃瓦为屋顶,砖造门头和墙面。随之而来的是砖雕、石雕、陶雕、铜雕成为传统建筑上的主要装饰。这些综合材料在传统建筑雕刻中的普遍运用更增添了建筑辉煌富丽、雕饰华贵的美感。
    中国古代雕塑造型的语言表达注重线条。从中国很多建筑雕塑中我们可以发现,线刻与圆雕相结合的手法使作品中常有一种行云流水、骨力追风的线条美,形态则表现出柔和、灵动和自由,很多都倾向于一种流线型。由此可见,曲线造型和用线刻表现成为中国古代雕刻的特色。如紫禁城里的九龙御道,用白色大理石雕刻而成,九条龙如行云流水,翻转回旋于缥缈轻扬的云朵中,线刻流畅的花纹装饰在龙体上更加突出了龙在云间流动穿梭的自由之美。类似以线为主的表现手法在中国陵墓建筑的动物雕刻中有更突出的表现。造型表达手法比较概括、洗练,特征上并不追求写实具象,一些突出的部位采取以线条为主的图案化处理,甚至在表现结构的地方也加以夸张变形。这种创作手法源于中国取象表意的思维方式,造型的目的在于表达意境, 而不用严格遵循现实形象,这种表达方式为作者创作形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流传于世的许多传统建筑雕塑形态抽象,与欧洲传统建筑雕刻严谨的解剖结构与遵循理性分析求得形体的完美与逼真完全是两种不同的表现语言。
    通过欧洲美术史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自从罗马登上历史舞台开始,地域的广阔和种族的纷繁,以及罗马人特有的宽容和对各种生活习惯方式的雅量,使罗马成为古代西方世界的文化中心和东西方民族文化传播的纽带。特别是在罗马征服了希腊之后,对希腊的一切崇拜达到极致,因此,就把适合自己需要的希腊古典文化当作自己的文化。总的来说,罗马艺术是希腊艺术的继承和发展。以建筑结构与建筑装饰雕刻为例,罗马就是在沿袭了希腊建筑及雕刻风格的基础上发展了自己的特点。其在审美观念上大部分也受希腊的影响而崇尚人体健美。这在一些建筑雕刻作品中有所显示,追求酷似的个性描写, 艺术表现实用与写实的结合。
    从古罗马一些风云人物雕像中可以看到:从人物容貌到心理表现,都刻画得栩栩如生。初期,建筑及建筑雕刻题材上常表现希腊神话故事,后来,随着基督教的出现与壮大,表现宗教题材的作品成为主流。到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笼罩了全欧,为宗教文化服务的艺术也遍及了整个欧洲。当时欧洲各国都以教堂建筑造型与建筑雕刻为其它建筑冠冕,因此,作为美化装饰建筑的雕塑作品,圆雕、浮雕在建筑中随处可见。如意大利的比萨大教堂、米兰大教堂,每个尖塔顶部都立着极富美感的人体雕刻。巴黎圣母院大门尖顶上一排墙壁都是以人体为装饰的。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体雕塑在建筑上的应用到了更成熟的时期。建筑雕刻比较突出的作品就是米开朗基罗为美迪奇礼拜堂所做的四个雕刻《晨》、 《暮》、 《昼》、 《夜》,人体美在他的雕刻刀下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文艺复兴运动波及整个欧洲,反映在建筑雕刻艺术上是以意大利建筑雕刻为样板,以米开朗基罗的技术为楷模,以人体装饰美为主流。
    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希腊盛产大理石,因此, 石头便成为建筑及建筑雕刻中的主要材料。受希腊影响,石头在古罗马建筑以及欧洲诸国建筑雕刻中也成为理想的材料。世界著名的希腊雅典卫城巴特农神庙、 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法国的巴黎圣母院以及欧洲许多国家的教堂城堡都是以石材建造,以石刻为装饰的。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它的建筑及雕刻集中表现了石材的魅力:整座教堂从墙体到屋顶,从每扇门楣到窗棂壁带,全部用石头砌雕而成。难怪法国浪漫主义大作家雨果精辟地称之为“一个巨大的石头交响乐”, 建筑被欧洲工匠精雕细琢, 上面的雕刻如同跳跃的音符演奏出凝固的音乐,欧洲人对石材的长期运用使他们摸索出一套驾驭石材的本领。欧洲建筑雕刻在手法表现上也受早期希腊古风时期、古罗马时代的影响,以塑造人体为主要对象,以人体美为审美原则,追求自然写实的风格。以希腊巴特农神庙的典型作品《三女神》浮雕为例,准确的比例、严谨的筋肉结构, 突出了女人体温柔丰满、 富有弹性的魅力。
    虽然欧洲建筑雕刻在发展的历时阶段各有不同,但最终突出的表现手法还是严谨的解剖结构与精雕细刻为主的写实手法。

上一条】 【返回列表】 【下一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地址:河北省保定曲阳县 手机:15530179087  技术支持:石家庄seo <